
南京维修基金新规落地,业主出钱怎花更透明?关键流程全解读
南京江宁区这次可算把维修基金的钱袋子捋清楚了。
最新的《专项维修资金阳光使用实施细则(试行)》一出,不仅说明钱怎么花、谁做主都必须亮出来,连每个业主分摊多少也明明白白。
这也是江宁区、乃至南京市第一个专门针对维修基金出台的具体操作办法,咱普通业主的钱以后花得更踏实了。
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公开时间拉得挺长,截止2025年10月9日,大伙有啥想法完全可以提。
先说钱怎么用,分两种情况。
平时有维修需求,走一般程序,得维修范围内的大多数业主点头才行。
但遇到紧急情况,比如楼里漏水、楼道电梯故障,危及安全的,能不等大家表决,直接动用资金修理,等竣工验收合格、费用公示完后,大家按面积比例分摊。应急处理,不耽误事。
谁能申请用钱?除了业主大会和业委会,小区业主、社区居委会,物业公司(必须是业主书面委托)都可以提申请。应急时就由业主大会、业委会或者物管会牵头。
分摊怎么算?跟修哪里相关。
电梯坏了,涉及的单元或者整栋楼业主一块分摊;
外墙渗漏或者楼体脱落,整个楼的业主都有份;
路面、围墙、监控、消防设备这些公共区域,整个物业区业主都要掏钱;
供水泵、排污这些设施,按实际维修范围分摊,谁得益谁出钱。
要注意,错把责任推给维修基金可不行。
开发商、施工方该掏的钱不能从业主维修资金来,物业合同约定的日常养护,也不能用维修基金。
人为损坏、自己改装造成的损失,更得自家掏腰包,可不能让大家背锅。
整个流程挺细致,先申请、做预算、业主表决、部门受理,竣工验收、结算审核,环扣环,一步不省,钱花得清楚,账也得算明白。
工程预算、方案、分摊明细这些东西,必须提前在小区显眼位置跟线上同步公示,谁都能查,社区还要抽查这公示有没有做到位,有了投诉社区要出面协调、优化。
合同签订也不能马虎,按规定有企业资质,三年没信用污点,合同内容必须详细,不能搞什么小动作。
竣工验收时,相关部门、业主都能参与,涉及消防、电梯等还有专门报告才能结项。
后续的资金结算,部门7天内给反馈,工程有异议还得复查和评估。
说到底,修小区、修楼,维修基金用得合不合规,不再是一笔糊涂账。
整个修理过程,业主不但可以看明白、投票表决,还能查账、找社区协调。
南京这份新细则没忽悠人,专门照着大家关心的热点堵住漏洞,把监管跟监督做到底。
江宁的业主以后再遇上维修,心里肯定更有底,你会参与意见吗?这事儿你怎么看?评论区见~
股票账户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